4月上旬,最低收购价稻谷和地储稻谷大规模投放市场,受需求疲软影响,政策性稻谷成交量偏低。现货市场“籼弱粳强”行情持续,粳稻市场,新稻粮源供应偏紧,米厂库存处于低位,地方储备投放力度小,局部存在供应偏紧状态,粳稻价格偏强运行;籼稻市场,政策性储备稻谷投放量增加,进口大米持续流入,籼稻市场供应充足,再加上大米消费疲软,库存高企及天气转暖导致存储成本上升,籼稻价格承压下行。大米市场需求疲软态势明显,消化进度难见加快,米企间歇性开机,短期观望氛围浓厚,预计米价继续稳中偏弱运行。据农业气象监测,截至4月8日,江南早稻处于播种至出苗期、部分地区进入三叶期,华南大部处于三叶至移栽返青期、局部进入分蘖期,海南处于拔节至孕穗抽穗期。西南地区东部和南部一季稻处于播种至出苗期,云南西南部已移栽。本周南方早稻主产省气温整体偏低,降雨量偏多,不利于稻谷秧苗生长。目前,广东1300多万亩早稻插秧已经过半;安徽、湖南和江西早稻进入全面育秧阶段。4月8日进行的第二次最低收购价稻谷拍卖,累计投放2020年至2022年产稻谷62.9万吨,实际成交0.9万吨,成交率1.4%,成交均价2590元/吨。分品种看,早籼稻投放2.8万吨,结果全部流拍;中晚籼稻投放30.1万吨,实际成交0.5万吨,成交率1.7%,成交均价2590元/吨,全部为安徽省粮源;粳稻投放30万吨,实际成交0.4万吨,成交率1.3%,成交均价2590元/吨,全部为黑龙江省粮源。江西省、河南省和湖南省投放全部流拍。综合统计,截至4月8日,2025年最低收购价稻谷累计投放125.9万吨,实际成交1.6万吨,成交率1.3%,成交均价2605元/吨,周度成交量持续低位徘徊。当前稻谷市场供需宽松,下游消费疲软,市场主体参与拍卖更加谨慎,导致拍卖行情趋弱运行。国家粮食交易中心消息称,4月15日最低收购价稻谷拍卖计划投放2020年至2022年产稻谷62.5万吨。分品种看,早籼稻2.5万吨,中晚籼稻30万吨,粳稻30万吨;分年份看,2020年产17.8万吨,2021年产29.5万吨,2022年产15.1万吨;分省份看,黑龙江省30万吨,河南省18万吨,安徽省9万吨,江西省5.5万吨。4月上旬,政策性稻谷投放量大幅增加,南方籼稻市场供应宽松加剧,价格稳中趋弱运行。东北粳稻市场政策性稻谷投放力度小,粮源供需区域性趋紧,提振现货价格稳中有涨。分省看,截至4月10日,普通中晚籼稻收购价:江西宜春2540元/吨,周环比下跌70元/吨;安徽六安2500元/吨,湖北荆州2680元/吨,广东清远2800元/吨,均持平。普通粳稻收购价:吉林白城2850元/吨,周环比上涨10元/吨;江苏盐城2900元/吨,上涨20元/吨;辽宁盘锦2900元/吨,安徽巢湖2900元/吨,黑龙江鸡西2720元/吨,均持平。大米市场需求清淡,价格持续稳中下行。据监测,截至4月10日,早籼米批发价:广州3760元/吨,福州3750元/吨,均与上周持平。中晚籼米批发价:南昌3630元/吨,周环比下跌40元/吨;长沙3680元/吨,广州3930元/吨,福州4150元/吨,均持平。圆粒粳米批发价:建三江地区3640元/吨,周环比下跌40元/吨;天津3850元/吨,淮安4000元/吨,上海4030元/吨,均持平。广州地区进口泰国米批发价3800元/吨,进口越南米批发价3700元/吨,周环比均下跌50元/吨。
(来源:粮油市场报)